韓國國家情報資源管理院火災第四天,政府各系統仍然未修復

0

國家情報資源管理院(國情資源)大田本院發生火災導致政府網路癱瘓,到29日為止已經進入第四天。

首爾的一處居民中心,市民們正在辦理業務。火災影響延續到週一市民翻出實體身分證、紙本證明「這程度不就是國家級的數位災難嗎」「就因為一顆電池起火,全國人民就受害到這種程度,癱瘓成這樣,這算是21世紀的社會嗎?」

9月26日,國家資訊資源管理院大田本院發生火災,造成的影響持續到週一(29日)上午。雖然政府徹夜展開復原作業,部分公共服務已恢復正常,但很多市民卻因為各種事務不得不一早就湧向居民中心與郵局辦理。

市民們都表示難以置信,認為韓國政府引以為傲的線上服務竟然因為一次火災就全面停擺,也沒有備用系統。

有一位上班族徐某29日上午特地請了半天假來辦事。他原本預約了牙科矯正的治療,但系統癱瘓電子身分證無法使用,所以不得不到居民中心開立戶籍謄本。他說:「兩年前遺失了身分證,嫌麻煩也不想花錢補辦,就一直使用手機版的電子身分證。這次才知道21世紀的韓國還得靠實體證件,真是諷刺。」

準備出發去濟州家庭旅遊的金某(51歲),為了登機來開立家族關係證明書,他感嘆:「這難道不是國家級的數位災難嗎?」他補充說:「記得不知道哪裡看到說日本政府機關還在用手寫文件,原以為韓國電子化很先進,卻發生這樣的事,不禁懷疑日本的作業方式會不會反而更安全。」

在麻浦區居民中心,一位50多歲的女性正在排隊領戶籍謄本。她說:「聽說連自助機器也不能用了,只能來現場辦理。已經不記得上一次為了領一份謄本排這麼久的隊是什麼時候了。」

民間業者也陷入困境,因為「國家採購網」全面停擺。公共工程的工程款項支付受阻,國土交通部不得不緊急出面,表示將設法避免付款受影響。

某公司職員姜某(31歲)抱怨說:「必須透過採購系統申請驗收,款項才能撥付,結果現在整個系統癱瘓。」不過在全國混亂的情況下,政府正在逐步恢復部分服務。

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表示,因火災停擺的647個政府系統中,截至當日已修復47個,包括「政府24」與郵局金融服務等,優先恢復民眾日常最常使用的服務。不過整體復舊率僅7.3%。

市民震驚地表示,在講求人工智慧結合服務的時代,竟然因一場火災會造成數百個系統同時停擺。

另一方面,負責調查此事故的大田警察廳29日與消防當局、國立科學調查研究院進行第三天的聯合鑑識。警方已經扣押了6組疑似起火源的電池組,並交由國科搜進行鑑定。

一起來聊你的看法吧